close

昨天欣賞了一場超震撼音樂會~~~
c5
好友商宇要拉皮耶佐拉,一定要來去聽~~~

c6
音樂會前的導聆,講解皮耶佐拉和輪迴和人生之義,拿出自己的油畫作品,在這小劇場裏,感覺很有味道~~~油畫、皮耶佐拉、禪~~~喔!很深奧耶~~~
上半場是舒伯特的「死神與少女」給絃樂四重奏,還不錯,不過,我是來聽下半場的說,就等吧!我坐第一排,和演出都只有2公尺遠的距離,臨場感極佳,還可以和商宇應嘴,挺好的!
皮耶佐拉的曲子果然功力十足,團員們為了這場演出,練得辛苦,皮耶佐拉的曲子不好拉,技巧當然要好,那些快速音和模仿鋼製手風琴的聲音,是要一直試的,撥絃和敲琴的節奏,不時出現,要很靈活的,最好像章魚一樣,有八隻腳,哈哈~~~
商宇投入的演出才是精彩,一下仰天長笑,一下像顆球一樣,一下又像乩童被上身,除了音樂,演出效果十足,「莫拉.非耳」的團員們也享受著表演的樂趣,讚~~~~
@@@@@海豚講堂:莫拉.非耳 = 不要拉,不要聽@@@@@
c1
莫拉.非耳全體演出人員謝幕
c3
所有的演出者,讓自己和聽眾都沉醉於音樂中,開心~~~
c2
大家也坐著聽安可曲,沒有彩排,一時興起,呵~~~這就是玩音樂~~
c7
小馬友友的安可曲,巴哈無伴奏,虜獲全場聽眾的心,好啊~~~
c8
送客囉~~~現在聽音樂會也要送客,真是有禮貌啊!他們父子倆(像不像)多跑個幾個場子,會紅喔!
@@@@@@@@@@@@@@@@@@@@@@@@@@@@@@
作者:zoë
德國的大文豪哥德說:天才寫的每一首詩都是給世界一個吻。
那麼探戈(Tango)音樂就是給世界一個熱吻。
德國的交響曲、藝術歌曲,義大利的歌劇,都是以他們的語言在藝術裡發揚光大,所以說,語言不但是文化的一部份,也是它的核心。
位於南美洲最南邊的阿根廷除了法定語言西班牙文外,還有英文、義大利文、德文、法文在這個國家被經常使用著,尤其是首都布宜諾絲艾利斯還被稱為是南美的巴黎。而從這個又有南美洲文化,也有歐洲文化的國家產生的音樂,同樣是跟德國藝術歌曲與義大利歌劇一樣,目的是為了表達人類的生命與愛,它的名字叫探戈。
探戈是音樂也是舞蹈,它不像芭蕾,有三人舞、四人舞,它是單獨給倆個人分享的雙人舞(pas de deux)。
這隻雙人舞在十九世紀時從拉丁美洲舞到二十世紀初的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再舞回去阿根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漸漸消失,六十年代又突然出現,八十年代又消失,最後在世紀末「大舞其道」,探戈不但由當今最頂尖的古典音樂演奏家來詮釋,在電影、電視廣告,似乎,整個世界都在探戈。
探戈在西班牙語是「演奏樂器」的意思,而對歌唱者與舞者來說,身體就是他們的樂器,這也是探戈美妙的地方,當倆位舞者隨著手風琴、低音大提琴的伴奏之下,舞出一段水乳交融的探戈時,就好像歌劇「波希米亞人」裡的第一幕最後當男女主角挽著手一起唱出最高的音,那個音就是:愛情(D'amor)。
在紐約出生的阿根廷裔作曲家皮亞佐雅(Astor Piazolla,1921-1992),受的是傳統的古典音樂訓練,之後也到了巴黎,他筆下的探戈充滿了二十世紀末的華麗氣氛。通常一首曲子要到中間的發展部時才會讓人覺得熱血沸騰,但他的「自由探戈」(Libertango)在一開始的手風琴演奏出探戈的節奏時就已經是「熱場」了。有趣的是在所有古典音樂字典(包括資料最齊全的葛洛夫音樂大字典)裡竟然都沒有皮亞佐雅的資料,而他的音樂現在在世界所有的音樂廳裡不斷的被演奏、演唱著,連日本的威士忌都為了強調酒的「熱度」,也是以”Libertango”為廣告音樂,馬上在東京的樂譜店裡就可看到一個專屬皮亞佐雅的樂譜架子,而這首長達只有三分鐘的「自由探戈」的簡易版本譜是被搶購一空。這種盛況,已經過世的皮亞佐雅先生不知是否有料想到?
凡事都求快速、便利的網路時代,對探戈音樂的再度瘋狂,代表著人類心中還是有份對熱情的追求與渴望。
你知道你熱情的目標是什麼嗎?Tango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豚飛 的頭像
    海豚飛

    海豚飛看世界

    海豚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