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穿過熱鬧的公館巷弄,走到新店溪旁,竟然躲著一個少有人知道的尋寶之地,名字很響亮,就叫寶藏巖~~~~

和JEROCCA一起去探險時,是個晚上,說是有個市集,有小買賣,但是吸引我的是再往裏面走進去~~~




因為尿急,其實是想找廁所,卻意外的發現,有好東西在前面出現~~~~

阿伯看到我口水快流下來,連忙說:「這沒有在賣喔?這是明天活動要吃的!明天再來吧!」

海豚收住口水(收涎):「那給我照一下啦!」看著這草仔粿油亮亮的,我的肚子餓啊~~~~

聚落的住戶信箱,就像是一幅畫一樣,畫上時間和歲月的痕跡~~~~

民國38年,榮民隨著部隊來到臺灣,聚落的屋子,就是自己蓋,都是違建,孩子生得多,就挖山,慢慢挖,分個幾十個階段,總會挖出自己要的大小,才有空間住,所以這兒的路、房子、高台,都是聚落民眾根據生活機能及需求而慢慢成形的。

這面牆剛好有個拆掉屋子的痕跡,這下子拿來當家庭電影俱樂部了,戶外看電影,有趣,有蚊子~~~

播放公視「我們的島__第 277 集 搶救生命 最後樂土



這裏的老人,許多都是從年輕住到老去,配合著市府的都市整頓計劃,許多人被迫搬離家園,更多人老死在外,無法再回到這兒來。

看著影片的同時,旁邊的居民唱起生日快樂歌來囉!

麥克風對著高架橋,收錄每天的聲音,這是藝術家的一項實驗。

藝術家進入這老舊聚落,展開實驗性質的行動藝術實驗村,在這兒與老居民「共生」,從事自己的意念、空間、任何的一種社區創作。

共生?是否有待商確,老居民遷出,新面孔藝術家入駐,在地居民連生活居住都無法安定的情況下,卻又要以藝術層面來展現此地特色,我覺得太牽強。

共生應是大家一起提昇,同時進步,而不是要舊東西走,新事物進,讓人覺得客佔主地的感覺。

在劉班長家,有著一屋的垃圾,但在他眼中,全是寶啊!

在藝術家的家中,也有成堆的垃圾,撿來的,整理過的,當他給予作品新生命時,這堆垃圾就變黃金了嗎?

到底誰的垃圾才是垃圾?沒人能回答~~~

寶窩,說是個小雜貨店,也是個小pub,很現代,年青人愛來,老人家路過~~~

新和舊之間,我們常常難以拿捏,誰去誰留,誰好誰壞,都有價值,但如何取捨?

40年前,在山城鑽來鑽去的孩子長大了,到處串門子,玩迷藏的日子不再,也聽不到阿嬤在遠處喊著:「呷飯嚕!」

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底 Ln. 230, Ting-Zhou Rd., Sec. 3, Taipei, Taiwan
(公館捷運站1號出口,近東南亞戲院、福和橋口MRT. Gongguan Station, Exit. No 1,
nearby Dongnaya Movie Theater & Fuho Bridge )

@@@@@@@@@@@@

若你喜歡以上內容,請投寶藏巖一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豚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