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廈門有幾個點絕不可錯過,除了大家知曉的古浪嶼之外,海豚首推集美學區和胡里山炮台。
很難相信私人辦學能列入城市觀光景點,這若不是有什麼非凡成就,便是令人敬愛的人,陳嘉庚到底是何許人也?
陳嘉庚自少年時期便在新加坡父親所開的米店工作,辛勤努力,腳踏實地地成了南洋大實業家,不過,他富有卻節省,把存下來的一分一毫拿去做國家最基本的教育,辦學去了!
他不是只辦一間,他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從幼兒園到大學全部兼具,所以這兒也叫從1918年開始成立的學校全設立在「集美學村」這兒。
目前陳嘉庚故居供人參觀,內展他從年輕到老年的努力過程及辦學精神,「歸來堂」坐落在故居前方,歸來啊歸來,海外學子為祖國的富強而歸來。學區裏的學校造型也全是嘉庚先生的親手設計,有穿西裝、戴斗笠的混血兒,這位老先生真是太妙了,莫怪,大家這麼景仰他。
每個像教室一般的房間裏都有展覽,包括二樓也是!
從這裏向外望,環境相當地清悠!
這個妹妹正和嘉庚爺爺的銅像合照呢,感念他的助學功蹟
我特別喜歡學村的這個大湖,在這兒唸書應該很悠哉吧!
這些船平常有人在用嗎?
校舍一隅
集美學村的正門,公共巴士來來往往的載著絡繹不絕的遊客。
@@@@@@@@@@@@@
從寛大優美的環島南路繞進胡里山炮台,可以面對著金門,有著「廈門港守護神」之稱的炮台,清光緒20年(1894年)建,站在這兒可以看望遠鏡清楚瞧見金門的大膽島和二膽島。
這天的旅行,我們見到「炮王」,這是從德國買進的,是世界最古老存於原址,最老和最大的,所以列入2000大世界記錄。差點非命於1958年的全民大躍進時期,炮王險些變成鋼,還好地方單位制止,便是我們現在所見的模樣,屹立不搖。
昔日的指揮所,現在變成展覽室,有著蠟像館,可以從中了解當年的生活樣貌。園中老榕石牆全糾纏在一起,不只是歲月的痕跡,也是歷史的見證,看著夕陽緩緩落下在炮口前,在廈門港,像想昔日漫天的火炮呼嘯,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炮台鐵門上歷經滄桑的獅子頭
這老榕樹根長得嚇人的粗壯和密實!
炮台裏成列的炮彈
炮台的旋轉軌道,這麼大一座大炮要好多人一起動作完成,真是很不容易。
這就是炮王啦!
觀光客愛在這兒遠眺,有人合照著,有人笑鬧著,彷彿歷史的戰火像神話故事一樣,聽著也就忘了。
維妙維肖的清朝官員像
小兵平日生活作習,掏耳的,伸懶腰的。
在金門可以遠眺廈門,到了廈門可以看到金門,看著兩岸有歷史的炮台,金門廈門之前緊張對峙的歷史歷歷在目。陳嘉庚為了教育不餘遺力的奉獻,我的福建朋友們對辦學的事都能侃侃而談,從他們話語中流露出對陳嘉庚敬佩的神情。如果你有來廈門,炮台跟美麗幽靜的中國風學區千萬不要錯過。
前進廈門
http://www.fubon-xiamen.ecrm.com.tw/index.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