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司馬庫斯,一個共同經營的部落,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要翻過四座山才能到達的最深山部落「司馬庫斯」,從沒有電力的「黑色部落」到現今對外道路開通,且在泰雅族居民的團結努力下,慢慢的,大家漸漸知道這個保有原始風味的世外桃源了。




獨特的門牌,看著這個就知道路的盡頭那裏住著有誰,好想刻一塊「海豚的家」,哈哈~~~



嘿,天空中有五線譜耶!讓我填上幾個音符,唱一首「司馬庫斯之歌」吧!



司馬庫斯旅客服務中心是對外的唯一窗口,共同管理方便,可訂民宿可訊問~~~~



部落裏矗立著許多木雕,原住民的巧手和藝術感很不賴,粗獷中帶著強韌的生命力~~~



手工藝品也很有味道,來到這兒不妨帶幾件印著Smangus的踢緒回家,很酷~~~



這位得要好好介紹一下:山水客文化學會 的吳智慶老師,一位關心這塊土地的文史工作者,居住在台北,卻四處關懷,十幾年前他耳提面命的告訴部落居民正確的部落經營之道,千萬要保有原始風貌,別讓財團進駐,所以我們現在才能看見自然的山水,沒有破壞的保有原味。我們平常看的許多探險節目,台灣全紀錄,台灣探險隊都是透過吳老師的指導拍攝而成。



原住民很自豪的說,他們不抽菸也不喝酒,千萬別找他們喝酒



部落裏的交通工具,小巴接送,現在的孩子比較好了,不用再像以前走個四個鐘頭到河對岸的新光小學去唸書,現在部落裏也有臨時學校,讓一到三年級的小朋友可以在部落裏,就可以有書唸,待四年級後才到新光住校去,一週回來一次。



這個部落導覽圖上的木刻老婆婆在抽菸草,不是不能抽菸嗎?他真的不是在抽菸啊!他在驅蚊和取暖啦!老祖先的智慧說~~



用住民門板拆下來寫上的「司馬庫斯」,來這兒,這是照像景點,一定要在這兒照像留念啊!



長老馬賽,也是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帶領著我們講解部落的整個情況,讓我們更深入了解~~他們集合共同經營民宿的方法,鼓勵族人回來工作,用眾人的力量來改善族人生活。每個月可領一萬元,若是是省錢高手,一萬元都能省下來存起來呢!



這木雕祖先扛的是臼,不是碗,左邊還有獵狗耶!



貓頭鷹是夜行動物,這兒的許多木雕作品都是出自馬賽之手,天生的藝術家~~



獵黑熊是男人的能力象徵,馬賽獵了有幾隻你猜?5隻~~~不過,黑熊不帶進部落,通常在部落外就解決了~~~



大家都很認真的聽,深怕不了解,好不容易來了一趟,總不能腦袋空空的回去。



這兒大家很愛去,就是補給站,福利社啦!什麼都有喔,泡麵、餅乾、飲料、點心、蜂酒、香菇、大白菜、針織品……



信箱,上面寫著名字,是注音和泰雅語~~~



狗兒以黑色居多,每一隻都是小黑。



哈哈哈,這是我們的晚餐耶!烤魚~~~香噴噴的,肚子開始叫了~~~



花季時,整個部落開滿這小白花,會非常的美~~~



在屋外玩耍的泰雅小孩



紅屋.火雞.小耳朵



瞭望台,站高可看遠,看看有沒敵人入侵~~入夜之後,部落裏又發生了什麼事?敬請再期待,下回便分解~~~~
司馬庫斯
歷史背景

旅遊資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豚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