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意思了,這是第一次寫稿以為會是書,結果出來的竟是一張玩樂地圖耶!
用A4的牛皮紙袋裝著,像公家考試賣簡章那樣,裏頭到底有何秘密啊?
這是數位人的「手卷」系列第一發,此手卷非彼手卷,不能吃飽,但是看得過癮,玩得開心。
打開以後是兩面印得滿滿的火車地圖,每一面是A4八張大,還有蓋章戳的地方,我找不到我寫的文章在哪裏,因為密密麻麻地,但是作者群裏的確看得到海豚飛,只好慢慢挖寶,慢慢看。
這地圖挺好玩,就是字太小了,我老人家看得很吃力,還是習慣拿到書的手感,這樣一張紙,我看過之後就會像報紙一樣扔在字紙簍裏了吧,哈哈!
@@@@@@@@@@@@@@@@@
道,是一種新指標,新風格,新方式,新信仰,新的溝通語言。
這是一份不同於傳統出版物的刊物,採用整張牛皮畫報的全開格式來表現,可收藏可隨身攜帶,不論讀者翻到哪面都可隨時隨地使用自如。以前你得帶著一本書、一本小冊子,現在你只要拿著這一張手卷,就可以讓生活變得更有風格更有雅趣。
手卷一張,吃喝遊樂,玩轉收藏
【追~小站】
鐵道是醞釀旅行心情的地方。
在一個記憶之外、陌生的偏遠小站滯留,好享受這種情境;到一個前後不著村落的路段,感受飄泊的舒暢,有種異國旅行的風味:看立在懸崖上被撤的多良,樣似鬼屋的月美,躲在山裡面的祕境站山里、長的一模一樣的雙胞胎車站;到居高臨下的東澳月台上看蘇花公路從腳下穿過,或往海線鐵道超過80歲的超懷舊木造站房出發,還有牡丹、武塔、西勢、歸來、林內、石榴、大慶...慢慢停留這些如果不是因為火車行經,也許我們就不曾走過的地方,因為老車站的人文風景,所以鐵道更有特色,車站更值得懷舊。
【時刻表上消失的小站】
走在斑駁的鐵軌上,想像之前車次往返的的景致,幸好鐵道、月台還保留著,不然再過沒多久,也許更少人知道這裡曾有的喧囂足跡,站在灰色月台邊,頓時覺得這些月台不再只是火車小站,而是一處處故鄉,讓人回味埋藏在心中各個角落的祕密和情懷。
【走小站,漫慢環島】
小站,它其實不小——靜觀壯闊的海景,坐看翠綠的山景, 走過斑駁懷舊的站房月台,發現幽靜卻絕對熱情的村落,重溫不一樣的人文風土,探訪以前未發現過的故鄉角落......,原來,台灣鐵路小站的寶藏如此多,火車環島,就該這樣漫慢走、慢漫遊!
本書特色
這是一張串聯台灣時空的鐵路小站玩樂地圖。紀念戳章設計,用一種大富翁闖關或尋寶的概念邊走邊玩,提供讀者旅遊書之外的使用趣味。
內頁一角:都被叫大大了,只好起身,掃瞄一角給你看!可以去蓋章喔,只是章在哪裏啊?章迷你一定找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