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被正午的太陽曬到頭頂快冒煙,卻看不見任何一家7-11時,我口中喃喃的唸著:神啊!請給我一家7-11啊!突然間,聽見咚~~~~咚~~~咚咚咚咚~~~~的鼓聲,哈哈~~~我知道我有救了~~~~
a6
工作中的王師傅

我跟著鼓聲的方向走去,啊這肯定是微笑台灣介紹的製鼓師傅,哈哈~~~我開心極了,趕忙向前去問:「你就是王師傅嗎?」王師傅一邊拿著大圓規在鼓皮上畫圓,一邊回答:「是啊!我就是天下雜誌介紹的那一位!」海豚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走了一大段的新莊中正路(從盲人重建院走到這兒,就是沒有半家7-11,這時的王師傅就像荒漠甘泉一樣滋潤我幼小的燒焦心靈)
a5
製作中的鼓,擺得整個工廠滿滿的,大大小小~~~~
a4
半成品的鼓~~~
a3
工廠一角
師傅熱情的親自為我蓋章(22個章裏,唯一一個不是我蓋的),還直誇我真是認真,哈哈~~~是啊!我就是玩的時候最認真,噗~~~不用學就會,哇哈哈~~~~他還帶我參觀隔壁的「響仁和」,他的鼓類展場,哇~~~~我的眼睛差點掉下來,什麼鼓都有~~~~
a14
a1
王師傅一邊敲打著,一邊解說給我聽
a2
這個鼓小我一歲,打起來依舊響亮,這些鼓都是王師傅去找來的,收集起來做文化承傳的~~
a12
看王鍚坤師傅敲打鼓時專注的神情
a11
維士比廣告中,借去用的鼓,王師傅說他也有上鏡喔!下次看廣告時要注意看,哈哈~~~
a13
這個鼓,我們要叫他爺爺,今年83歲,是王師傅的父親那時的師傅的巧手製作,聲音非常的渾厚飽滿,好好聽的聲音,我好喜歡~~~
a10
各式印度鼓
a9
八角鼓
a8
有兩隻鴨子的鼓
a7
每種鼓的音色皆不同
聽完王師傅的解說,我很感動,他平日除了製鼓工作外,也做鄉土教學,他希望把這個文化技藝,能夠綿延下去~~~~
重點來了,這週六和日,也就是9月24日及25日,中午12點到下午4點,在兒童育樂中心,王師傅會在那兒教學,只有這兩天喔!他會教小朋友做鈴鼓,另外還有剪影及藏書票的傳統技藝前輩也會到場教學,免費的啊!機會難得,記得帶小朋友去看看這些中國人了不起的文化技藝,嗯~~~真的很棒~~~
離開時,王師傅說,他每天都做一樣的事,都是為了這些鼓,做鼓,打鼓,講鼓,每天和鼓生活在一起~~~我和師傅道謝後,興奮了好久好久,有這些執著的人,我們才得以看見老前輩的技藝,才得以聽見新時代的聲音,好感人啊~~~
a15
出了門,見到新莊國小的小朋友中午放學,我隨手拍了照,小朋友一直和我哈囉!哈囉!他們想這肯定是個觀光客呢!哈哈~~~~
@@@@@@@@@@@@@@@@@@@@@@@@@@@@@@@@@@
響仁和─打響一片天 新莊市中正路171號
 社會有所需求,某一個特別的行業自然就會產生。常言道:「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人具有才情天賦、不需外力刻意強求,只要肯下功夫,好學不倦,一步一步扎實耕耘,就能闖出自己事業的一片天。新莊製鼓老店『響仁和』的故事,值得您細細品味。
 『響仁和』,據負責人王錫坤先生說,希望做出來的鼓能打得洪亮、響徹雲宵,使人與人之間和樂祥和。而說到『響仁和』的創立,則是一段傳奇了。創始人王阿塗先生原本對民俗戲曲就相當有興趣,從泰山蔡媳婦製鼓師父處習得了製鼓的技巧,悟性奇高的它,雖未正式拜師,卻得到蔡師父的指導,在某種因緣之下,蔡家後繼無人,遂將整套製鼓工具贈予『響仁和』史用、經營。一個是好學之才,一個是疼惜人才,王阿塗雖非蔡家子弟,亦得蔡師父傾囊相授,至此『響仁和』慢慢穩定成長。
 然而一場意外的打擊,幾乎使王阿塗先生的心血化為烏有,原本王阿塗先生執意要讓兒女們多讀點書,所有的製鼓手藝,並未要求子女傳承下去,因此王錫坤和兩個弟弟自小雖耳濡目染,卻從未親自動手去學做鼓。直至十幾年前王阿塗先生去世,『響仁和』幾乎面臨倒閉關店,『響仁和』的店號也幾乎不保。身為長子的王錫坤先生,毅然決然扛起擔子,全心投入學習製鼓。最先從削牛皮、繃鼓一步一步重新做起。單單學削牛皮,就曾連續二個月,每天練削直到厚薄適中,看似簡單,其中功夫,非身歷其境,絕無法體會。因母親的支持,家人的團結努力,『響仁和』再度響起。由於受過創痛,再次起步,鼓價無法提高,經過長期的慘淡經營,名氣才又打開,企管系畢業的王錫坤,將所學融入商業經營中,使得『響仁和』更具規模。現在,顧客指名要『響仁和』的鼓越來越多了。在客戶登記的小黑板上,遠至花蓮、台東,近至本地的寺廟、市內的光華國小都有,甚至日本、美國也有客戶專程來購買。而目前大家所熟知的蘭陽劇團、朱宗慶樂團所使用的鼓也多有『響仁和』的鼓,這不能說是一項成就呀!
 『鼓』──在我們的印象中,大概是民俗廟會必備的樂器,或者是寺廟的法鼓、醒獅團才使用的道具,說不上是高級藝術品。當然,它更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製鼓的生意,就談不上是收入豐厚的行業,然而,近幾年來,本土文化受到重視,鼓的需求面也就擴大了。王錫坤先生很坦然的指出,生意最好的時機,大概市這二、三年吧!由於『響仁和』是老字號、加以信譽卓著,真正要用鼓的人就會來訂做。
 雖然『響仁和』已有今日的成就,但王先生有一個更深的期盼。他希望能將鼓藝推向國際,像日本的排鼓、韓國的鼓,中國大陸的腰鼓等等,將來有機會要出國探訪學習。畢竟真正的藝術需要精緻化,而有如此深遠看法的王先生也把握這個原則,穩扎穩打的走下去。
口述:王錫坤          撰文:盧美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豚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