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齊站在古厝前,為大家解說這間自清乾隆年間,也就是240年前就已蓋好的家屋,目前這是他的家,也是古蹟。
 
阮家的黝黑發亮的藥舖櫃子刻有許多字,若隱若現的,在現在看來格外的古意。



不過,這特殊的三間起街屋店舖古厝原本是林家在嘉義鹿草頂潭的房子,由於家勢漸微,轉手給目前的阮家,也就是阮齊的父親阮謙,所以屋子原始地不在菁寮而是在嘉義,1910年拆除搬移過來的。

這種街屋型店舖型古厝在台灣並不多見,目前可能只剩下這麼一個,所以也就更顯其珍貴,許多電視劇、電影常常來租借古厝來做為拍片的情景,早期公視的「春花夢露」、中視的「金色夜叉」……


門楣上掛有「金德興」店號,是民國十四年書法家「景塘」的墨寶,八卦形門印,各有松、鶴和竹、鹿的浮雕,分別意寓松鶴延年和竹鹿長青。


屋主阮齊熱心的為我們解說


在正堂中央有張紋路美麗的巨龍圖,是五爪的龍喔,不是五爪蘋果,真龍才有五爪,地位尊貴如皇帝也用五爪,有人稱四爪的叫蟒,平常人家則用三爪的龍,以顯身份的階級差異。


屋頂閣樓前方還有一幅屋主坐三輪車的巨幅油畫,整間屋子的木造結構,沒有用到半根釘,也就是用精密切割的木材榫接而成,材料為大陸福杉。


在古蹟裏,常常可以瞧見這兩種造型的地磚,左邊的「丁字磚」是私人地盤,非請勿入,右邊的「人字磚」則是公共區域可自由行走。


這些人,是地方的中堅份子,他們將自己的故鄉介紹給外來的遊客,讓我們能在短時間裏也能一探後壁菁寮的一點點故事,我覺得很棒!

我在想,如果我有一間古厝,我會不會這麼熱心的每天對著不同的遊客講一樣的內容,嗯,沒耐心的我,可能會逃跑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豚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