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旅行時,最吸引我注意的通常不是摩登的購物大樓和現代的設施,反而是那些年代久遠的歷史建築背後的文化累積和當地的特殊的人文氣息與自然風光。
如何讓孩子體會得到「文化」?如果自己都沒有接觸,無視文化於四周,他們,也不會了解!更感覺不到!
走過地球,踏過台灣,在每個腳印下,我用心的去體會每個國家的不同人文背景,並思考著。
台灣輸人家太多,太多,台灣有自然美景,有傳統文化,但是珍惜的態度卻遠遠不如人家。
到過日本的人都知道,尢其是京都,那個神社是多到看不完,但是那是當地特有的文化,不會因為神社多,就拆幾個掉,蓋一些停車場吧!日本的居住環境這麼狹窄,但是人家重視文化,且細心維護。
今年第二度走訪奧地利,我對當地的音樂人文水平,感到非常的佩服,當然奧地利是音樂之都,許多有名的音樂家都在這兒蘊育而生,像是莫札特、海頓……,幾百年的音樂素養,一樣延續至今,觀光客來這兒,一定要聽音樂會,我想許多人一生一次的音樂會就是奉獻在此,因為,那是生活,那是文化。
教堂、音樂廳、展場……無處不是音樂會,露天的可以,劇場的也有,就怕你不聽,不怕聽不夠,我在那兒拚命三郎的連聽九場音樂會,場場令人動心。
伊斯坦堡這個古都,喜愛歷史的朋友,一定會到訪,舊舊的都市,濃濃的氣息,那是幾百年的時間累積出來,不是現代結構的成績,但是,卻是最值錢的資產,因為,觀光客要看,後代子孫要看,千萬不能抹滅任何一個時間所留下來的記號。
走過台灣319鄉,雖然才走了90幾個鄉鎮,但是,我的體會很深,每個地方都很美,只有走過的人才知道,每個地方都值得驕傲,只有看過的人才知曉,地方人士為文史古蹟努力奔走的熱情,也只有面對面看見才讓人動容。
台灣的文化基礎不夠深,大家只注重看得到的利益,常常輕忽文化而取其馬上看見的利益,很令人痛心!沒有文化怎會有根,沒有文化,子孫能有什麼遠大思維,看不見,全都看不見。
如果此時能發聲,讓我們為周圍該關注的文化說說話吧!我們需要一個有文化的台灣,而不是百年後,什麼東西都拆除,什麼東西都重建的「補丁台灣」~~~~
㊣[延續大龍國小下個百年.連署書]10天連署一萬人,請前來發聲
【大龍國小】共同的記憶
留言列表